為您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系統性、持續性的環保第三方顧問服務!
(一)工信部發布《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指導意見》
2014年1月,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促進工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推動石化和化學工業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強度,促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就進一步加強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提出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到2017年年底,石化和化學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2年下降18%,重點產品單位綜合能耗持續下降,全行業化學需氧 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減少8%、8%、10%和1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廢水實現全部處理并穩定達標排放,水的重復利 用率提高到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二)國家發改委發布《燃煤發電機組環保電價及環保設施運行監管辦法》
2014年4月,為發揮價格杠桿的激勵和約束作用,促進燃煤發電企業建設和運行環保設施,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 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掇k法》明確,燃煤發電機組必須按規定安裝脫硫、脫硝和除塵環保設施,其上網電量在現行上網電價基礎上執行脫硫、脫硝和除塵 電價加價等環保電價政策。目前,脫硫電價加價標準為每千瓦時1.5分錢,脫硝電價為1分錢,除塵電價為0.2分錢。
(三)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全文(修訂版)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4月24日審議通過《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環境保護法》修訂歷時3年多,4月24日終于得以通過,《環境保護 法》自1989年頒布實施,到25年后的首次修訂,從最初的小步走到如今的大步跑,立法試水與改革的力度越來越大,體現了民主立法、科學立法、開門立法在 環境保護領域的有效實踐。此次《環境保護法》的通過稿具有理念先進、科學民主、手段硬實、模式創新、責任嚴厲等特點。在某種程度上說,此次修訂的《環境保 護法》是新中國歷史上最嚴厲的部門基礎法之一。
(四)三部委印發《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4年5月,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促進能源行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特制定《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方案》設定近、中、遠期目標如下:近期目標: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天然氣(不包含煤制氣)消費比重達到7%以上;京 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重點城市供應國V標準車;中期目標:2017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天然氣(不包含煤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9%以 上,煤炭消費比重降至65%以下;全國范圍內供應國V標準車用汽柴油。逐步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山東省接受外輸電比例,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 負增長;遠期目標: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和總量控制取得明顯成效,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轉變不斷深入,以較低的能源增速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能源開發利 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得到有效緩解,形成清潔、高效、多元的能源供應體系,實現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
(五)國務院《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
2014年5月,加強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單位國 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的約束性目標,但2011-2013年部分指標完成情況落后于時間進度要求,形勢 十分嚴峻。為確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降碳目標,制定本行動方案?!斗桨浮访鞔_,將加快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產業,力爭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 值達到4 .5萬億元;2014-2015年,單位GDP能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單 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兩年分別下降4%、3.5%以上。
(六)七部委下發《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
2014年5月,為貫徹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落實《循環經濟促進法》和《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國發 [2013]5號)的要求,加快我國城市及產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置、資源化利用,提高我國新型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現就促進生產過 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意見》要求在水泥、電力、鋼鐵等行業培育一批協同處理廢棄物的示范企業,在有廢棄物處理需求的城市建成60個左右協同資源化處理廢棄物示范項目, 引導相關科研機構研發適合國情的成套技術裝備,建立健全針對不同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理的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保障協同處理過程的環境安全;完善廢棄物的交易 市場、監管體系和激勵政策,逐步形成適合國情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
(七)環境保護部發布鍋爐有色等四項污染物排放新標準
2014年5月,環境保護部制定并會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71—2014)、《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5—2014)、《錫、銻、汞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0770 —2014)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 20891—2014)等四項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這位負責人表示,實施這4項標準可以大幅削減顆粒物(PM)、氮氧化物(NOx)、二氧化 硫(SO2)污染,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和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有效防控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環境風險。
(八)環保部發布《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導則 》
2014年6月,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范危險廢物處置工程建設和運行,實現危險廢物 處置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目標,控制環境風險,改善環境質量,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危險廢物處置技術的應用及工程設計、施工、驗收、運行管理等過程 中應遵守的有關技術要求和管理規定。本標準為指導性文件。本標準于2014 年06月10日批準首次發布,自2014 年09月01日起實施。本標準規定了危險廢物處置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中的通用技術和管理要求。
(九)環保部下發《關于加強廢煙氣脫硝催化劑監管工作的通知》
2014年8月,環保部下發《關于加強廢煙氣脫硝催化劑監管工作的通知》,將廢煙氣脫硝催化劑管理、再生、利用納入危廢管理,要求提高其再生和利用 處置能力。這是國家首次對脫硝催化劑制備以及再生作出明確指示?!兑庖姟诽貏e指出要大力發展脫硝催化劑制備和再生以及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和選擇性非催化還 原技術及其裝備。
(十)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疏導環保電價矛盾的通知》
2014年8月,為進一步疏導燃煤發電企業脫硝、除塵等環保電價矛盾,推進部分地區工商業用電同價,決定適當調整相關電價。對脫硝、除塵排放達標并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企業,電網企業自驗收合格之日起分別支付脫硝、除塵電價每千瓦時1分錢和0.2分錢。
(十一)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意在發揮市場機制推進環境保護和污染物減排。指導意 見提出,到2015年底前試點地區全面完成現有排污單位排污權核定,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為全面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 度奠定基礎。這是我國首次明確該方面的時間表,說明我國將更多通過市場機制選擇最有效率的方法,推動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
(十二)五部委下發《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產業化工程實施方案》
2014年9月,為貫徹落實《“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提升我國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的技術水平和供給能力,盡快滿足我國污染物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方案》要求到2016年,環保技術裝備水平在基本保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四項約束性指標減排的基礎上,針對危害大、影響面廣 的霧霾、水污染和重金屬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重點開發推廣一批急需的技術裝備和產品,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創新能力,突破一批關鍵共性環保技術,推動先 進成熟技術產業化應用和推廣。
(十三)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4年版)》
2014年10月,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了《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 保技術裝備目錄(2011年版)》的修訂工作。經篩選、核實及專家評審,形成了《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4年版)》,擬與發展改革 委、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推動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赌夸洝芬还?00項,幾乎涉及環保所有領域。
(十四)七部委下發《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
2014年11月,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3]37 號)、《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國辦發[2014]23號)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斗桨浮芬蟮降?018年,推廣高效鍋爐 50萬蒸噸,高效燃煤鍋爐市場占有率由目前的不足5%提高到40%;淘汰落后燃煤鍋爐40萬蒸噸;完成40萬蒸噸燃煤鍋爐的節能改造;推動建成若干個高效 鍋爐制造基地,培育一批大型高效鍋爐骨干企業;燃煤工業鍋爐平均運行效率在2013年的基礎上提高6個百分點,形成年4000萬噸標煤的節能能力;減排 100萬噸煙塵、128萬噸二氧化硫、24萬噸氮氧化物。
(十五)發改委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2014年12月,為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要求,推動建立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起草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從內容上看,本次出臺的管理辦法主要為框架性文件,明確了全國碳市場建立 的主要思路和管理體系。而具體的操作細則,則有待配套文件進一步細化。
[友情鏈接] | 中國環境影響評價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