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系統性、持續性的環保第三方顧問服務!
“昨天上午,市環保局對全年的大氣污染治理行動進行盤點,發布2014清潔空氣十大關鍵詞,其中,“APEC藍”高居榜首,另外還包括“人努力天幫忙”、“鐵腕治污”、“源解析”、“告別黃標車”等熱門詞匯。“2014清潔空氣十大關鍵詞”,幾乎都是今年大家普遍關注的環境熱點話題。” APEC藍 APEC領導人會議周期間優良的空氣質量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PEC藍”應運而生。如今,“APEC藍”已從最初出現寓意為對美好而短暫事物的憧憬,變成建設“美麗北京”形象的奮斗目標。 未來,北京市將繼續全力以赴地打好大氣污染防治這場硬仗,持續地推進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實施,通過不懈努力讓短期的“APEC藍”變為持久的“常態藍”。 人努力天幫忙 當前,北京市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很大,空氣質量受地理氣象條件的影響波動很大,只有通過人持續不斷地努力,依賴“天幫忙”的因素才會減小。 如何做到“人努力”?《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防治PM2.5污染為重點,控制污染“增量”,削減污染“存量”,增加環境容量。“天人角力”是一場清潔空氣的戰斗。天道酬勤,只要堅持不懈,久久為功,藍天將會永駐。 鐵腕治污 沉疴久病,須下猛藥。治理大氣污染,法律要長出“牙齒”,執法者要敢“亮劍”,要讓違法者付出代價、讓守法者獲得鼓勵。 今年3月1日凌晨,隨著“零點行動”的啟動,拉開了《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的大幕。截至11月底,全市環保部門對各類污染源單位處罰金額達8949.38萬元,處罰排放超標車13172輛次。企業嚴重污染行為得到了糾正,生產工藝落后的企業主動退出。 源解析 對污染來源能否準確解析,決定了能否正確選擇最有效、最高效的治理舉措。今年4月,歷時一年半的北京市PM2.5來源解析正式發布?;谘芯砍晒?,本市鎖定燃煤、機動車、工業生產、揚塵等四大污染主因,開展了持續的大氣污染防治。 APEC會議期間,為保障空氣質量,采取全方位的減排措施,“APEC藍”應運而生,再次證明了北京市大氣污染的主要矛盾所在,這也成為今后治理工作的重點。 告別黃標車 北京在全國率先解決黃標車問題,一輛黃標車是達標車污染物排放量的3到4倍,對北京的污染影響非常大。從2011年至今,本市已淘汰139萬輛老舊機動車,可實現氮氧化物年均減排4%。 在此基礎上,本市開始將重點從黃標車轉移到使用6年以上的綠標老舊車上,將逐步末位淘汰保有量為97.5萬輛的國一、國二車,80%以上達到國三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結構與發達國家大城市基本一致。 無煤化 煤炭是重要的傳統能源,但又容易成為加劇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能夠保持清新空氣的世界大城市,無不將實現“無煤化”作為一條重要路徑。地理氣象環境不利、人口密集、排放超量的北京,“無煤化”是必由之路。 得益于“無煤化”,本市近年二氧化硫年均濃度持續下降,從1998年的120微克/立方米降至2013年的26.5微克/立方米,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成了“濃度洼地”,濃度水平與沿海無采暖城市相當。 淘汰升級 市場經濟大浪淘沙,只有真正高效清潔的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2014年全年北京淘汰退出污染企業392家,完成清潔生產審核96家,實施環保技術改造116項,實現減排揮發性有機物1.6萬噸。今后,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及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企業,在本市將沒有生存空間。 權威發布 藍天還是霧霾?一目了然。但是,質量好壞、污染輕重,則需要監測分析??茖W、準確的空氣質量信息,能夠指導生產生活,提供應急預警,也能夠為大氣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市環保監測中心在其官方網站實時發布35個監測子站的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6項污染物濃度信息,并每小時實時更新,是全國發布數據站點數量最多的城市。遇極端不利情況,有可能發生空氣重污染,會及時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公眾科學應對。 協同共治 空氣流動不受區劃限制,大氣治理不能區域分割。“藍天常在”是共同期盼,生態環境治理是協同發展的突破性任務,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協同共治大氣污染正快馬加鞭。 今年召開了兩次協作小組會議,分別研究部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2014年重點工作、2014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空氣質量保障工作,以及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區域共治與協同發展,為實現“APEC藍”永駐貢獻了力量。 清新過年 今年春節,志愿者發動,市民廣泛響應,煙花爆竹銷售量同比下降27.3%;三個重點日(除夕、初五、元宵節)集中燃放持續的時間明顯縮短;從除夕至大年初七,京城的空氣質量總體好于2013年同期……北京過了一個清新年。 清新過好年,更要清新過好每一天。宣傳環保理念,參與志愿公益活動,選擇綠色出行,舉報環境違法,支持環保執法,為實現“藍天常在”,公眾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
[友情鏈接] | 中國環境影響評價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